1959年庐山会议时,有个插曲挺让人摸不着头脑林彪突然在会场冒出:“平型关大战吃亏了,是任弼时决定打的。”大家顿时一脸懵,心想平型关这仗和任弼时有啥关系?按理说,这场战役不是大家都认为打得不错吗?怎么又说“吃亏了”?
回头来看看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会儿,1937年9月,日本鬼子大举侵华,局势一下子变得十分紧张。眼看日军一个劲地向着平型关、团城口这些要道推进,装备还挺先进坦克飞机都有。前线通讯员报告压力山大。那时正是林彪和聂荣臻在负责八路军这块,连夜研究对策。
实际上,平型关大战不只是八路军单干,国民党军也有参与。林彪他们交代得很清楚:这一仗肯定苦战,到了关键时候,还得两家联合,把鬼子挡回老家去。除了战斗指挥,宣传鼓动也不能落下,这事儿,任弼时在政治部主任的位置上,忙得也是脚不沾地。大伙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。
八路军的士兵,东拼西杀,打了好多天硬仗。9月25号那天,在东泡池到蔡家峪一带,终于给日军来了一次狠的。结果,八路军马到成功,平型关捷报传遍全国。这么说吧,这场仗绝对是中国军队抗战里的高光时刻之一。
回到林彪在庐山会议上的那句“平型关吃亏是任弼时决定打的”,他到底啥意思?还真不是单纯地回忆往事。那会儿,会议气氛很微妙。彭德怀因为看不惯一些地方的浮夸之风,顶着压力提了意见,这事儿让毛主席有点不高兴。毛主席想安抚林彪,顺便聊到给林彪安排“转业费”。林彪这时候突然把平型关拉出来说事,多少也有维护毛主席、撇清和彭德怀“百团大战”关系的意思。他想说,平型关这犟仗不是我定要打的,大家别都往我身上推,更多是任弼时这个政治部主任拍板的。
说实话,任弼时那会儿主要管宣传,真要说定军事行动,谁都知道那肯定还是林彪和前线指挥部在拿主意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林彪在当时那种紧张的氛围里,站出来为毛主席说点话,多少也能理解。毕竟他在平型关战役里确实出了大力,这点没人否认。
等庐山会议结束,中央一纸调令下来,彭德怀被免去国防部长的职务,林彪接替了这个位置。可以说,风云变幻间,很多旧事常常会被拿出来说上一说,只有时候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历史在不同的时刻,总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。
外盘开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