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最近江苏联赛的票务风波,真是让人气得牙痒痒。南通对阵盐城这场“江苏一哥之争”,本来应该是一场全民狂欢,可偏偏闹出了个大新闻。你想啊,如皋奥体中心能装下三万多号人,结果7月14日一开票,只放出了一万一千多张——算下来还不到四成。剩下的区域,全都灰蒙蒙地锁死在购票平台上,看着就来气。这操作,不就是明晃晃地把普通球迷挡在门外吗?有网友直言:“我抢了半天,一点希望都没有,还以为自己手速慢,其实根本没戏。”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这些原本该属于大家的门票,现在全成了商家的营销工具。有啥酒水套餐、娱乐场所消费满额赠送球票,还有药店搞什么“买药抽奖送球票”,甚至旅行社也凑热闹,把球赛门票当作旅游产品搭售。你说,这不就是变着法儿割韭菜嘛?有人调侃,“现在看个比赛,比考公务员还难!”还有粉丝无奈吐槽:“以前觉得黄牛可恶,现在发现官方套路更深。”
最离谱的是黄牛党趁机大发横财。本来16块钱一张的普通门票,在二手平台上直接飙到几百元,有的人甚至愿意花高价只为进场看一眼心爱的球队。这种局面,说白了,就是利益链条层层加码,把真正喜欢足球的人越推越远。我跟你讲,这事搁谁身上都会憋屈。
要命的是,这次南通文旅简直是顶风作案,人家文旅部和公安部去年就规定,大型活动公开销售比例不能低于85%,剩下那15%必须实名绑定才行。而南通这一轮居然只卖出去38%的公开门票,你敢信?不少老铁忍不住问:“法律红线摆在那里,是不是没人管?”面对质疑,体育局直接甩锅,说自己也没拿到几张,还把责任推给运营方南通文旅集团;而后者干脆选择闭麦,只会删评论,对外一句正面回应都没有。有网友酸溜溜地评价道:“解决不了问题,就先解决提问题的人呗。”
等了好几天,本以为政府部门能出来给个痛快答复,到头来只有俱乐部站出来道歉,还承诺补偿下一轮免费观赛券,但根子上的漏洞压根没人碰。这种处理方式,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早已习惯性踢皮球。
其实苏超之所以火起来,就是因为它打破了中超那套死板模式,让平民百姓也能走进现场,为主队呐喊助威,比如大连梭鱼湾那边,上座率经常爆表,再比如客队名额试点开放,让更多铁杆粉丝有机会参与。但这回江苏这么折腾,如果继续放任这种利益分配暗箱操作,那所谓“群众基础”和“文旅共赢”很快就会变成空话。
回头看看苏超一路走来的路子,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便宜亲民——五块十块买张入场券,有时候还能凭借小小的一纸球票免费逛景区,那感觉别提多爽。“平民足球盛宴”不是随口说说,而是真真切切扎根街头巷尾,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主角。但现在呢,当锁定区域取代自由开放,当消费捆绑取代纯粹热爱,被寒心的不只是坐在屏幕前抢不到资格的小伙伴,更是那些一直相信足球属于大众、赛事服务大众的老江湖们。
再这样发展下去,会不会哪一天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窗,看资本和权力玩他们自己的游戏?大家伙儿辛苦熬夜刷屏、排队抢号,到最后却发现自己的热情只是别人的生意筹码,你觉得公平吗?反正我是不服气,也许这个夏天,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,更需要一个真正懂得尊重每位观众声音的平台。不知道,下次开售的时候,会不会真的有改变呢?
#热点观察家第6期#
外盘开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